皇家金盾指静脉科普 | 指静脉和指纹识别有什么区别?
发布日期:2022-09-10    来源:HOJOJODO.COM
生物识别技术是21世纪最具潜力的十大高科技之一,正在催生一个朝阳产业,作为身份识别的新手段,已被融入众多自动识别应用的技术解决方案中。生物识别产品优异的性价比,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认同和赞赏。指纹识别是我国开发最早的生物识别技术,目前已比较成熟,应用也比较广泛。很多公司上下班的“打卡”工具就用指纹识别来完成。作为最早应用在智能锁上的生物识别技术,以其携带唯一性、识别可靠性“霸屏”智能锁行业很多年,作为同样指端的生物识别,近年来兴起的指静脉识别技术,以其不可替代的优势迅速崛起,它能否撼动指纹识别的江湖地位?
 

看完两者的对比,或许你就有了答案。

01 识别对象

指纹:手指的图案、断点和交叉点上各不相同的纹路就是指纹。人体指纹重复概率约150亿分之一,重复可能性极低。
指静脉:即人体手指内部的静脉血管。医学研究表明,指静脉的形状具有唯一性和稳定性,即每个人的手部静脉图像都不相同。

02 识别原理

光学指纹:利用光线反射成像识别指纹。手指按压在玻璃棱镜的识别面上时,指纹凸起部分与识别面紧密接触。在成一定角度的内置光源照射下,光线在玻璃棱镜与指纹的接触部分会形成全反射。在棱镜的另外一边,反射光通过CMOS感光元器件形成指纹图像。
半导体指纹:利用电容差识别指纹。半导体指纹采集器是一块集成电路,采集面就是集成电路芯片本身。指纹的凹凸部分按压在芯片上,凸起部分和凹陷部分会产生电容差(电感差),设备根据这个差值通过特定的算法形成指纹图像。

指静脉:通过红外图像识别。流经静脉血管的血红蛋白对红外线的吸收而突出静脉结构,通过专门的图像采集装置如红外CCD摄像机即可拍摄到静脉图像,然后对静脉图像进行分析处理,从中得到静脉特征。

03 识别方式

指纹:手指头轻贴指纹感应区,即可完成识别。
指静脉:手指轻贴感应区,即可完成识别。

04 识别精度

指纹:误识率<0.001%,识别率>99.9%
指静脉:认假率≤0.001%,拒真率≤0.1%。

05 安全性能

指纹:一种活体指纹识别技术,可穿透皮肤表发层识别到真皮指纹,并能进行皮肤细微温度、湿度识别,保证只有活体才能进行识别,避免了复制指纹蒙混过关的安全性技术问题,具有较高的安全性。
指静脉:指静脉识别技术是现今最为精准的“活体”生物识别技术,必须在活体的情况下,才可以进行验证,且静脉信息处于手指内部,无法改变,无法复制,具有很高的安全性。

06 技术优点

指纹:
指纹最大的优点是方便、快捷、唯一性、可靠性。
指纹模板小,计算速度快,使用非常方便。模板大小<1KB,可非常方便地储存在芯片中,从采集到认证的整个过程也可在1s内完成。
指纹采集设备体积小,成本低、非常便捷。
不同手指的指纹各不相同,可相互补充。
在刑侦、安防等领域已有长久的使用历史。

指静脉:
属于内部生理特征,不会磨损,很难伪造,具有很高的安全性。
血管特征通常更明显,容易辨识,抗干扰性高。
可实现非接触式测量,卫生性好,易被用户接受。
不易受手表面伤痕或油污等的影响。

07 技术应用

指纹:指纹识别是指纹锁和指纹门禁应用最广泛的生物识别技术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指纹识别技术的迅速成熟,物美价廉的指纹识别产品广泛应用于商场市场,同时也正在大面积进入家庭。

指静脉:
锁具领域:部分锁具已使用静脉识别。
公共管理:社保、民政、卫生、教育、财政等领域。
公安司法:身份识别,狱政管理。
公共与国家安全:银行,铁路,出入境管理,社会治安,政务信息安全。
商业应用:金融、保险、门禁、考勤等技术应用。

08 两者区别

与指纹识别技术相比,指静脉隐藏在身体内部,被复制或盗用的机会很小,使用者心理抗拒性低,受生理和环境的影响小,克服了皮肤干燥、油污、灰尘、表面异常等因素影响,原始手指静脉影像从被捕获到数字化处理,整个过程不到1s,使它在高度安全和使用便捷性上胜于指纹识别技术。

皇家金盾S9-M静脉猫眼锁所采用的静脉识别技术,这种被称为“指静脉ID”的优势在于:由于是体内特征,因此不受手指的状态影响,手脏、湿、褶皱、脱皮都不会影响使用,老人小孩都好用;并且在非配合的状态下,ID极难被盗取。识别速度大约仅需1秒钟;在电子系统上采用自行研发的电子路线系统,金融级加密,可防止专业盗贼的电子攻击。
 

你的家用智能锁还在用指纹开锁吗?快来试试皇家金盾新款S9-M应用的指静脉识别这一新兴技术吧。


+1


版权声明:

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,版权属于原作者,若涉及版权问题,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,立即删除处理

更多新闻资讯敬请关注皇家金盾官方微信公众号及短视频平台:

皇家金盾高端智能锁 版权所有 粤ICP备18076446号 ©2024 HOJOJODO All rights reserved. XML